按照省委组织部、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对全省农村指导员工作的要求及总体安排,我校选派理学院周健钟老师为第二期省农村工作指导员。6月1日,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长汪志银代表学校将周健钟送到派驻村临安市上甘街道柯家村,与前任指导员人文学院的雷志松老师进行了工作交接。人文学院、理学院的有关负责人随同前往。
建立和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加强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汪志银在工作交接仪式上指出,学校对农村工作指导员非常重视,主动从学习、工作、生活上关心他们,尽量为指导员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校党委书记陈敬佑还专程去看望慰问雷志松同志。汪志银对雷志松同志在驻村一年多时间里开展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希望新一任指导员在履行好村情民意调研、政策法规宣传、富民强村服务、矛盾纠纷化解、民主制度规范和组织建设督导等基本职责的同时,要深入到农民群众中去,从群众反映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上着手,脚踏实地地多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周健钟表示,要牢记职责,奋发有为,加强学习,扎实工作,不辜负学校和所驻村的期望,也不辜负农村工作指导员的称号。
临安市委组织部、上甘街道及柯家党支部负责人表示,农村指导员制度的实施,为基层政府、县级部门和高校科研机构搭起了沟通农民群众的“联心桥”,他们希望通过农村工作指导员,能够架起与学校交流和联系的“桥梁”,进一步借助高校的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