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农林大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网讯 4月7日下午,文化学院举办了“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座谈会”,著名作家、长篇小说《雷锋》作者黄亚洲应邀出席,同师生畅谈“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文化学院院长王旭烽及师生代表共60余人参加座谈会。
黄亚洲介绍了自己创作《雷锋》的心路历程。在创作《雷锋》前,他听到过各种不同的声音,“一是说不好写,二是说不能写,三是说不应该写”。2008年5月,他在汶川大地震灾区10多天现场采访,种种感人肺腑的事迹和救援人员不惜生命、奉献一切的力量给他以强烈震撼和触动,让他深切地意识到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时代精魂,渗透在国人的血液当中。汶川归来,他决定创作《雷锋》。为了寻求历史真相,他先后赶往沈阳、抚顺、营口、长沙等雷锋生前居住、学习、生活、工作过的地方,采访雷锋的同乡、同学、同事、战友,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黄亚洲表示,《雷锋》一书是为了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学接近雷锋,接触到这个名字和这个名字所蕴涵的价值观,要让人感动,让社会更温暖,让雷锋更真实。
黄亚洲用生动、朴实的语言,通过一系列雷锋的事迹,为同学们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可爱可敬的雷锋,拉近了同学们与雷锋的情感距离。雷锋热爱社会、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爱岗敬业、艰苦创业、勤俭节约,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我们学习雷锋,不要浮于表面仅限于学雷锋日,而是应该融入到生活当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雷锋”作为一个时代的标杆,英雄式的楷模,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信念。
座谈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积极提问,气氛活跃,每个人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学雷锋常态化,文化学院特地购买了60本长篇小说《雷锋》赠送给同学们,黄亚洲老师为每位同学在小说上签名留念。

(文化学院 郑海燕/文 周 瑜/图)
【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链接】
黄亚洲,1949年出生,中共十六大代表、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第六届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现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影视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发表过诗集、中篇小说集、长篇报告文学、长篇小说、剧本集等多种著作,13部电影文学剧本被搬上银幕,曾荣获国家图书奖、鲁迅文学奖以及影视作品飞天奖、金鸡奖、金鹰奖、华表奖、百合奖等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