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一头野猪侵入南京南站至紫金山东站间的高铁联络线。据铁路南京站官博消息,野猪与通过列车D5515次相撞,引发设备故障停车,造成途经南京南站的部分列车晚点。D5515次随车机械师下车排查处置故障过程中,被邻线限速通过的列车碰撞,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
此前四天,杭州建德新安江城区也有野猪出没。有目击者称野猪跑动途中,撞翻三轮车、撞碎沿街店铺的玻璃门,现场有人员受伤。
据央视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消息,截至目前,全国野猪数量已达200万头,有26个省份存在野猪致害的情况,浙江也在其中。
野猪真的越来越多了吗?面对频频下山的野猪,我们能做什么?
杭州淳安汾口镇林管员
4晚猎捕了8头野猪
周昆是杭州淳安县汾口镇的林管员,从事林业岗位工作4年。
近3年,当地组织护农狩猎队上山对野猪进行驱赶和猎捕,他都参与了。
“前几天我们刚刚进行过一次对野猪的猎捕,持续了4个晚上,共猎捕到8头野猪,数量与往年基本持平。”自2022年12月1日起,为维护生态平衡,淳安全县全年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
野猪作为一种中型哺乳动物,在山地环境中基本没有天敌,只能依靠人工干预进行种群调控防止其数量泛滥。“它们几乎什么都吃,植物、果实,甚至一些鸟类。”周昆说,野猪在山林中找不到食物时,就会下山:“一到玉米、番薯等农作物成熟时,它们就下山来了,有的还‘拖家带口’,给镇上农户造成不少损失。”
周昆的办公电脑里记录了野猪出没汾口镇的部分情况。今年以来,汾口镇已发生7起野猪毁坏庄稼事件。再往前看3年的数据,平均每年镇里发生的类似事件有十多起。
周昆表示,这个数字仅仅只是记录在案的,不包括农户口头告知他们的毁坏程度较轻微的事件。
“野猪一般夜间结群活动,会翻找种有玉米、番薯等作物的田地。它们吃的不多,但所到之处都会被拱,一晚上能毁坏好几亩地。”周昆说。
野猪为何不在山里就近寻找食物,反而要跋涉跑进城镇?
周昆解释,随着动植物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农户数量的缩减,原本在山中开垦土地种植的果树以及玉米等作物逐渐消失,没有了这道“防火墙”,野猪只能下山找食。
“现在汾口镇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基本都在地周围加装篱笆或铁丝网,并结合声光电自动感应警报器防止野猪入内。”周昆告诉记者,成年野猪体重在一两百公斤,奔跑速度快,如在户外遇见要保持冷静,避免野猪受到惊吓,做出攻击行为。
浙江有10个地级市记录到野猪危害事件
农户“都见怪不怪了”
“野猪每年都来的,我们都见怪不怪了。”杭州临安湍口镇农户胡师傅说,只要一到丰收季,野猪就下山。“它们很精,选在农作物快成熟的时候下山。初夏和近期,都出现过野猪下山找食的情况。”
他所在的村,大家防范野猪的土办法很多,比如扎稻草人、放鞭炮和养狗。“这些方法不能常用,野猪很快就适应了,下次就不怕了。以前只要发现野猪,点一串鞭炮,野猪就跑了。现在这个办法已经行不通了。”
为防止野猪对农作物造成较大伤害,好多人在农田边安装篱笆、铁制护栏等。“有时候有用,但有的篱笆也经不住野猪冲撞。”
今年,胡师傅所在的村发生了几起野猪出没事件,好在损失不算大。
金华武义开农场的张大哥也遇到过野猪:“有一年,野猪把几十亩西瓜地全糟蹋了。今年野猪倒是还没出现。”
最近几年,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徐爱春教授的团队,开展了一项浙江省野猪资源及与人类冲突的研究,研究发现,2019年1月至2023年8月,浙江全省范围内除嘉兴市外,10 个地级市均有野猪危害发生。90个区县中有54个区县有野猪危害发生,其中丽水、金华和衢州所有区县均有野猪危害。
浙江全省野猪数量总体可控
多地推出野生动物致害保险
野猪成了“显眼包”般的存在,其繁殖能力较强是重要成因。
浙江农林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副教授杨永春告诉记者,野猪为杂食性哺乳动物,爱吃糖分和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其借助灵敏的嗅觉辨别成熟农作物,感知并拱食植物的地下根茎;野猪适应能力较强,在山地森林、草原均可生存,还能根据季节、食物资源、人类活动等调整其栖息地,在繁殖季会寻找水源充足、隐蔽的地方搭建巢穴。
近年来,野猪由于缺乏天敌、繁殖快等原因,野外种群数量增加,野猪向人类活动区域觅食或活动频繁,频频引发破坏农作物、伤人等冲突事件。
不过,记者通过相关部门了解到,浙江省的野猪数量总体可控。
杭州市林业水利局相关工作人员说,杭州范围内的野猪主要分布在淳安、建德、桐庐、富阳、临安等区县,西湖景区、西湖区群山也有少量分布。
“秋冬季,野猪下山寻找食物的情况比较常见。建德、淳安地区已采取了相应的风险调控措施,比如成立专业的野猪猎捕队,在每年6-10月对野猪危害较为频发、村民有需求的乡镇开展野猪种群调控工作。”工作人员表示,杭州不少地区推出了野生动物致害保险,如果发生野生动物损害人身安全、破坏农作物等行为,可以获得相应的理赔:“一些重点地区,还会通过加装围栏、报警装置等,来进行主动预防。总体来看,杭州地区野猪入侵城市的现象较少发生。”
https://tidenews.com.cn/news.html?id=2940615&source=weixin潮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