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人造生态系统、昆虫标本展、宠物义诊、多肉养殖展示、玉米手作工艺品、乡村景观VR自行车、火山爆发小实验……11月9日傍晚到10日,浙江农林大学举行生态嘉年华活动,校园处处都是生态课堂:花车巡游、农林IP&汉服秀、生态时装秀、生态市集等一系列形式活泼、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生态主题活动,吸引了数万名师生、市民的参与。

在限定24小时内,浙江农林大学先后开展以及7个板块的166个生态展位的市集,以及生态巡游、生态研学、生态闪拍等在内的一系列生态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家浸润式体验。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生态嘉年华活动,旨在通过举办生态+生物、科创、文创、美育、循环、美食、产业等板块的市集活动,引导全体师生学习生态知识、践行生态行为、传播环保理念,在沉浸式体验中强化生态文明理念和主动担当意识,努力使每个浙农林大人深刻地烙上“生态印记”,争做生态文明的探索者、创新者和践行者。

活动期间,浙江农林大学揭牌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将致力于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教育普及和管理养护,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召开。学校还发布了全国高校首个生态成绩单。作为浙江农林大学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成绩,生态成绩单通过“生态积分”兑换和颁发“生态勋章”等方式,塑造起现实、立体的新时代“生态人”画像。
仪式上还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生态研学地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目前已经建有竹木科技馆、森林文化馆等数十个生态主题研学平台,校园里更有近3500种植物,植物种类全国高校第一。为更好地发挥在生态文明教育传播方面的作用,浙江农林大学依托学科特色、整合资源优势,推出生态实践研学路线,并组织学生绘制了生态研学地图,希望联动推进大中小学生态主题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助推立德树人和科普科研实现双赢。
嘉年华期间,浙江农林大学将举行“东湖寻芳”菊花展、生态马拉松、植物达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可以在校园里参观品种繁多的金秋菊花展,学习辨识百草,还可以聆听多个生态论坛,参加在生态优美的校园里进行的马拉松……整个校园都将成为师生的生态课堂,生态理念将贯穿学校思政工作各方面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促进绿色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表示,生态兴则文明兴。浙江农林大学建校66年来,“生态”二字始终是学校浸润根系的办学底色。生态节系列活动是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的特色品牌和重要平台。今年学校特别突出了实践性和开放性,首次举办生态嘉年华,通过举办生态市集、生态巡游等一系列户外活动,将生态节从校园推向全社会,共同开展大中小学生态实践研学活动,吸引师生开心参与,让生态可感可知,努力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据介绍,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旨在通过开展生态课程、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生态研究、生态实践五大生态育人行动计划,将生态理念融入“三全育人”各领域和全过程,努力使每个浙农林大人深刻地烙上“生态印记”,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区域现代农林业未来领导者。
https://h5.cztv.com/batrix-h5/h5/am810/#/homeDetail/708267 浙江之声: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