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光明日报》客户端:浙农林大:生态理念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
【发布日期: 2024-11-11】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11月9日,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节“生态嘉年华”活动拉开帷幕。作为该校第四届生态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嘉年华活动精彩纷呈,数万名师生、校友以及中小学生,将在24小时内沉浸式参与生态市集、生态巡游、生态美育、生态研学、生态闪拍等一系列生态主题嘉年华活动,全方位根植生态理念。

启动仪式上,临安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鹿爸爸”章叔岩、浙江农林大学“头雁”学员陈洪武、林学学科教授张瑞分别从保护、产业、科研等方面分享了自己和生态的故事。大中小学生共同朗诵了《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公约》。揭牌成立了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研究院成立后,将致力于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教育普及和管理养护,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省杭州召开。

仪式上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生态成绩单,这也是全国高校首个生态成绩单。作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成绩,生态成绩单通过“生态积分”兑换和颁发“生态勋章”等方式,塑造起现实、立体的新时代“生态人”画像。

仪式上还发布了浙江农林大学生态研学地图。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目前已经建有植物标本馆、昆虫标本馆、竹木科技馆、森林文化馆等数十个生态主题研学平台,校园里更有近3500种植物,植物种类全国高校第一。浙江农林大学依托学科特色、整合资源优势,推出生态实践研学路线,并组织学生绘制了生态研学地图,希望联动推进大中小学生态主题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助推立德树人和科普科研实现双赢。

活动现场,白沙鳌鱼灯表演、花车巡游、农林IP&汉服秀、共享单车RAP秀、轮滑表演、生态时装秀、非洲乐鼓表演等一系列形式活泼、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生态主题节目,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和参与。参加活动的大中小学生们,在参与体验中浸润式接受学校生态理念的教育,学习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传播环保理念,感受生态教育的润物细无声,争做生态文明的探索者、创新者和践行者。

生态嘉年华期间,浙江农林大学校园处处都是生态课堂。立体人造生态系统、宠物义诊、多肉养殖展示、玉米手作工艺品、千岛湖鱼肉小笼包、山地林下仿野生灵芝三叶青、现烤现卖的鲜花罐罐奶茶、“浙西雪乡”高山蔬菜基地种植的高山蔬菜、乡村景观VR自行车、火山爆发小实验、火线冲击电碰迷宫、神笔马良3D打印笔、虚拟现实射击乐园、闪电魔法球、AR射箭体验…浙江农林大学东湖校区数百米长的银杏大道上,7个板块的166个生态展位的市集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限定24小时的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家浸润式体验。

嘉年华期间,还将举行“东湖寻芳”菊花展、生态马拉松、植物达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可以在校园里参观品种繁多的金秋菊花展,学习辨识百草,还可以聆听多个生态论坛,参加在生态优美的校园里进行的马拉松……整个校园都将成为师生的生态课堂,生态理念将贯穿学校思政工作各方面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校园每个角落,滋养师生心灵,涵育师生品行,促进绿色发展。

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说,生态兴则文明兴。浙江农林大学建校66年来,“生态”二字始终是学校浸润根系的办学底色。生态节系列活动是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育人 育生态人”工程的特色品牌和重要平台。今年学校特别突出了实践性和开放性,首次举办生态嘉年华,通过举办生态市集、生态巡游等一系列户外活动,将生态节从校园推向全社会,共同开展大中小学生态实践研学活动,吸引师生开心参与,让生态可感可知,努力将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青少年心中。

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adad05296d204a7cac5b838efe58e285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11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