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今日临安》:浙江农林大学举办生态节“生态嘉年华”活动
【发布日期: 2024-11-13】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9日下午,浙江农林大学生态节“生态嘉年华”活动在东湖校区拉开帷幕,数万名师生与市民“沉浸式”参与了这场全新的生态文化体验。

一场“宝藏”生态嘉年华

绿树环抱,蓝天为幕。“生态嘉年华”启动仪式在大中小学生合诵《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公约》中拉开帷幕。来自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鹿爸爸”章叔岩分享了生态保护的故事,大中小学生共同朗诵了《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公约》。浙江农林大学古树名木保护研究院揭牌成立,将致力于古树名木的科学研究、教育普及和管理养护,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迎接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的召开。

今年,浙江农林大学首次通过生态嘉年华的形式,举办囊括生态+生物、科创、文创、美育、循环、美食、产业等7个方面166个项目的市集活动和生态巡游等活动,将生态节从校园推向全社会,共同开展大中小学生态实践研学活动,吸引师生开心参与。

“生态巡游”是这次活动的重头戏。“生态巡游”中,临安的乡村艺术表演——白沙鳌鱼灯,以及农林大师生和临安中小学生“主导”的农林IP&汉服秀、共享单车RAP秀、轮滑表演、生态时装秀、非洲乐鼓表演等一系列形式活泼、集趣味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生态主题节目,吸引着大家的关注和参与。

基于人工智能、AI等技术的生态创新产品体验,精美的动植物手工艺品和生态文创作品展示,寓教于乐的生态美育文艺作品展演,师生提供的生态科普作品推广共享,生态食品、轻食茶饮等小吃美食品尝……也让师生和来自学校附近的居民们全方位的感受了这场“生态狂欢”,在尽情游玩的同时,大人和孩子心中悄然种下了生态环保的种子。

期间还有“东湖寻芳”菊花展、生态马拉松、植物达人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可以在校园里参观金秋菊花展,学习辨识百草,聆听多个生态论坛,参加在生态优美的校园里进行的马拉松……整个校园都将成为师生的生态课堂,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浸润式”学习生态知识、增强生态意识、践行生态行为、传播环保理念,感受生态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生态与育人的“双向奔赴”

在生态节上,一份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生态成绩单”和“生态研学地图”,尤其惹人关注。

浙江农林大学学生“生态成绩单”,是全国高校首个生态成绩单。该校立足“一二三课堂”的深度融合,将大学生的生态行为、生态知识与生态意识纳入量化评价体系,依托学校“智慧思政”“第二课堂成绩单系统”等大数据平台,创新设置“生态成绩单”。作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评价成绩,生态成绩单通过“生态积分”兑换和颁发“生态勋章”等方式,塑造起现实、立体的新时代“生态人”画像。

作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和生态科普教育基地,浙江农林大学十分重视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目前已经建有植物标本馆、昆虫标本馆、竹木科技馆、森林文化馆等数十个生态主题研学平台,校园里更有近3500种植物,植物种类居全国高校第一。此次活动,浙江农林大学推出了生态实践研学路线,并组织学生绘制了生态研学地图,联动推进临安大中小学生态主题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助推立德树人和科普科研实现“双赢”。

“我们希望将生态节从校园推向社会。”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朱斌表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生态实践研学活动的开展,让生态变得更加可感可知,也让生态文明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位青少年的心中。

共同描绘“三生”共赢的临安画卷

“生态”二字始终是浙江农林大学浸润根系的办学底色,建校66年来“致力于生态文明、生态科技、生态产品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以此服务与引领社会”是该校的办学使命,在这里,有几代浙农林大人的拼搏与努力、坚守与追求。

“快来品鉴我们的竹酒,这是大自然与匠心的完美融合。”“竹之味”摊位前,学生们正在卖力吆喝。不一会儿,游客们就被竹子的清香吸引而来。市民李先生尝了一口竹酒后,竖起大拇指:“味道醇厚,每一口都仿佛让我置身于清幽的竹林之中。”除了竹酒,摊位上还有鲜嫩爽口的罐头笋等竹笋制品,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

“我们平常主要研究的是竹子的转基因体系,培育出竹子的一些优良品种。”在一旁的“竹之问”摊位上,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竹子研究院博士一年级的学生余璐介绍了她的研究方向。同为竹子研究院硕士一年级学生龚严表示,自己的研究则更加偏重实际,自己所在团队研究出的“竹铅笔”更加环保并节省原材料,目前在临安已经投产。

生态农业、生态环境、乡村振兴……对于“生态”这个课题,区校一直在携手合作、共同努力。2023年,临安区与浙江农林大学展开第二轮区校合作,坚持“互惠互补互利,共建共享共赢”原则,深化产业与人才、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等方面合作,合力打造校地融合发展新典范。尤其是统筹好“生活、生产、生态”三者关系,共同探索“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深度融合之路,以生态促共富、依共富优生态,走出一条“三生”共赢的绿色共富路。

http://jrla.lanews.com.cn/Article/index/aid/8593345.html 《今日临安》:2024.11.12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