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科技金融时报》:全国高校风景园林专家共聚浙江农林大学
【发布日期: 2025-01-07】 【来源: 】 【作者:】 【编辑:陈胜伟】 【点击量:

来自南京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全国十多所高校的20多名风景园林领域专家学者近日齐聚浙江农林大学,参加在该校举办的“2024年高等学校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面向时代变革的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改革”主题,聚焦风景园林专业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针对高校风景园林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教学实践、教学成果等方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交流创新,深入探讨新时代下风景园林教育的新方向和新策略,为切实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出谋划策。

研讨会上,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学科负责人徐斌教授介绍了团队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概况,重点分享了团队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大背景下,对风景园林学科如何培养美丽中国建设接班人的思考、举措与成效,以及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教学痛点、创新思路和创新路径。他认为,应坚持打磨好每一堂有景有情、真知笃行的设计课,坚持在风景园林设计教学中巧妙融入“以人民为中心”“美丽中国”和“乡村振兴”等思政母题,引导学生以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为方向引领,切实将专业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该课程团队的张亚平老师,也分享了她在规划设计课教学中的创新做法,认为产教融合是培养学生高阶能力、塑造价值素养的有效途径。

四川农业大学副教授潘翔认为,在时代变革大背景下,风景园林教育应紧跟时代步伐,高校风景园林人才的培养应当坚持守正创新,在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理念上进行优化调整,考虑采用“线上+线下”“课堂+课外”授课形式,吸纳学生及有转型需求的社会人士进入风景园林课堂,突出风景园林专业在应对乡村振兴、生态修复和城市更新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展现以高质量人居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担当和使命。

西南大学副教授杜文武立足于地域特色与实践应用,以“课程-实践-研究”一体化为理念,探索了课程设计、实践研究等方面的创新,提出面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向、目标及实施路径。南京林业大学副教授圣倩倩,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分享了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典型案例,介绍了学校团队开设的设计实践课程,以及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建立南京林业大学技术研究院,将更多的设计融入校园课堂的举措,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实践创新,旨在将科学研究和教育教学反哺到实践应用中。

此外,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高伟指出当前风景园林学科人才培养的痛点和难点,分享了优秀的课程思政建设经验。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魏家星、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吴然、安徽农业大学副教授李莹莹等分别阐述了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求和未来路径的探索与尝试;湖南农业大学文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李大鹏、苏州科技大学孙旻恺等老师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院校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经验与当下风景园林专业招生就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应对方案。

与会专家认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风景园林专业在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肩负着极大的历史使命。大家要共画课程思政同心圆、同做课程思政大文章,紧扣深化风景园林课程思政建设的首要任务,贯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线,聚焦面向时代变革的高校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改革的关键问题,为风景园林专业高校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助于推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向深向实、高质量发展。

http://kjb.zjol.com.cn/html/2025-01/07/content_2859814.htm?div=-1 《科技金融时报》:2025.1.7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