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薪烧炭南山中两鬓苍苍十指黑……”白居易笔下勤劳却悲苦的卖炭翁形象早已随历史而离现实远去。而取材于青翠竹林、采用高科技手段烧制、开发产品多样功能的现代“卖炭翁们”却从我国的“竹乡”———浙江省逐渐走向国内外市场,那些其貌不扬的竹炭及制品也因为其具备的杀菌除臭、保健美容功能而走近我们的健康生活。
如今,在超市、大型购物中心,一个个装修精美的竹炭小店吸引了越来越多时尚人士的光顾。“竹炭香皂可以美白;如果烧水、蒸米饭时放一片竹炭,可吸附有毒、有害物质,水和饭也更清香;食用竹炭可以吸附肠内毒素,起到抗衰老的作用……”在日韩等国家行销近10年的竹炭正在引起国内市场的浓厚兴趣。
家庭健康助手
竹炭,就是竹材在高温、缺氧或限制性地通入氧气的条件下,使竹材受热分解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浙江林学院工程学院的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领导的研究小组,近几年一直对竹炭性能的研究、工艺的改进及产品研发进行有益的探索,并与当地企业合作尝试建立一条从研发到产供销的产业链条,被人们称为大学里的“卖炭翁”。
身兼浙江省竹产业协会会长、浙江省竹炭协会会长的张齐生是国内著名的竹炭研究专家。他介绍说,经过烧制,竹炭内部形成数量颇多、大小各异的各种孔隙,比表面积较大。1克竹炭的表面积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这就使得竹炭具有了较强的吸附能力,因而在调节环境湿度、吸附多种有害气体(如空气中的甲醛、氨气、苯、甲苯、三氧甲烷)、清洁水体等方面有了用武之地。同时,经测定,竹炭还能够产生近红外红外线,从而有益于人体血液循环、肌肉放松,对改善睡眠都有一定的疗效。
基于以上“多重功效”,目前,国内对竹炭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居家生活用品方面。将竹炭制成颗粒炭或粉炭,装成小包,铺放于地板龙骨下或室内货架下,可以调湿、杀菌;将不同炭化温度的竹炭,加工成不同目数的颗粒炭或粉炭,可以制成竹炭枕、竹炭床垫、汽车、沙发、靠椅的座垫,皮鞋、胶鞋的鞋垫,以及护腰、护膝等;含有竹炭的香皂、洗发液及美容霜具有特殊的皮肤护理功效;烧制过程中,还可以收集得到另外一种副产品即竹醋液。据日本专家研究,竹醋液不仅可用做土壤杀菌剂、植物根生长促进剂,还可用于美容美肤的化妆品、健康饮料等。
竹乡致富新路
据专家介绍,从竹材到竹炭产品创造的经济附加价值相当可观,一般5吨左右的毛竹就可烧制1吨竹炭,并可从中提取400千克的竹醋液。再加工成出口用炭、竹炭系列制品和竹醋液,增值达数倍以上,进一步开发深度加工产品,如垫毯和炭纸等,还可实现进一步地增值。
浙江省是竹类资源非常丰富的省份,国内外市场的逐渐显现让越来越多的浙江人就地取材做起了竹炭的生意。迄今为止,全省已有竹炭企业50多家,年产值4亿多元,100多种竹炭制品出口海外,全国70%的竹炭出自于此。去年以来,遂昌竹炭业与高校合作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烧制模式,利用电脑控制温度,提高了烧制工艺。同时开发了竹炭纤维器、光触酶竹炭空气清新剂等高新产品,成功打入了国际和国内市场。
2001年,浙江衢州市衢江区和遂昌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竹炭之乡”。浙江遂昌文照竹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照就是众多当地现代“卖炭翁”的代表之一。他用3年时间研发而成的竹炭新产品———光触媒竹炭空气清新剂成功打入日本市场,眼下,公司已发展120位销售商,专卖店遍布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日本经销商要求每一个竹炭床垫上,都必须有他的照片,并称他为“竹炭王”。
浙江林学院木材学科的张文标博士说,竹炭的用途对国人而言还稍显陌生,但是在日本、韩国等地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应用历史。我国国内较早经营竹炭的一些企业,都拥有很稳定的外商订单,他们的业务也一直以出口为主。近些年来,随着竞争的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这也促使他们开始把眼光转向国内市场。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国内消费者们越来越重视包括空气质量在内的环境质量。这也为竹炭产品提供了非常有潜力的国内市场空间。在深圳的竹炭精品世界、上海的“竹缘浓”时尚小店、北京金五星“生活馆”……这些价格不贵、产品别致、保健美容的竹炭制品正在走进都市百姓生活。
双管齐下激活市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表示,我国竹炭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林区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新途径,但是同时在发展深度和广度上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要在产品、技术研发和拓宽销售渠道上下功夫。
为解决竹炭吸附作用的饱和期难题,以张齐生为首的我国竹炭科研人员经过近3年的研究,成功地把具有光催化性能的纳米材料负载到竹炭上,使竹炭的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得到纳米改性竹炭光催化吸附、分解、杀菌剂,使竹炭的吸附作用和纳米材料的优异性能得到了很好的结合,目前已通过技术鉴定,投入了具体的产品生产。
专家同时指出,目前国内的竹炭产业,不论是生产和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大体处于多头经营、价格偏低的“无序”状态。据介绍,竹炭的出口价只相当于国外市场的1/10~1/100。尽管如此,由于多头经营,缺乏宏观管理,竞相压价争取外商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无序状况导致的结果是:外商进一步压价,并提出对产品质量的更高要求,引起外国同行协会或商贸部门的反倾销,而我方却无人应诉。这种局面严重影响了竹炭对外贸易的竞争力和国家商业信誉。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状况,成立竹炭行业协会是一个有效途径,尽快建立企业和行业标准。在竹炭出口方面通过协调对各品种竹炭的出口价格进行适当控制。
浙江竹炭协会秘书长叶良明说,光靠国外市场,这个产业(竹炭)要做大做强非常困难。如果国内市场能够被打开,那么这个产业链条就能被真正带动起来。从国外的规律来看,加大产品宣传、拓宽流通渠道是比较有效的做法,现在一些厂家采用加盟店的形式拓展销售渠道就是很好的尝试。
《中国环境报》:2005.3.25 通讯员:陈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