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我就收到了宁波一家单位的录取通知书,希望我能够尽快去上班。而且这家单位开出的年薪4万,解决住宿问题,对于我们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待遇是相当诱人的。真的多亏了同学为我提供的就业信息,使我有机会获得这份工作。这是我至今为止收到最红的新年红包。”昨天,浙江林学院园林专业学生小吴一到学校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班里的同学。他说多亏了“就业红包”,使他能了解到宁波的需求信息,找到了工作。
今年春节,浙江林学院的学生依然向他们的亲戚索要“红包”。不过,这个“红包”和以前的压岁钱不同,几百块钱根本打不住。
大学生称之为“就业红包”。所谓的“就业红包”其实就是亲戚朋友知道以及其他途径了解到的就业信息。这些信息既包括有关单位的招聘信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信息,也包括有关专业的发展前景、毕业生求职注意事项等。
不仅毕业生利用寒假四处奔走要“就业红包”,林学院许多大二大三的学生也开始向亲戚朋友、校友同学要求提供“就业红包”。获得“就业红包”后,毕业班的同学将这些“红包”公布在网络校友录、学校论坛或者班级BBS上;非毕业班的同学一方面免费提供给即将毕业的学长,另一方面也从中了解到了本专业的就业行情,使自己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了,学习的自主性更强了。
“我们都是大学生,拿压岁钱有点不好意思了,但是我们非常喜欢亲戚朋友能在春节走亲戚时为我们提供‘就业红包’,他们也非常乐意为我们提供。今年寒假我没有收到一份压岁钱,但是我却收到了21个‘就业红包’,我认为这比我收到21份压岁钱更加珍贵。” 《新民生报》200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