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学院信息学院的朱仁,刚刚放弃一家知名计算机公司2000多元月薪的就业机会,转而投奔到温州一家刚刚创办的IT公司,做起了月薪1500元的一份工作。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朱仁“舍熊掌而取鱼”?朱仁的回答是:“到一些大公司,待遇不错,工作稳定,但那里能人很多,很多重要的岗位、发展机会往往会先眷顾那些知名大学的毕业生。而如果在小公司、尤其是刚刚创办的公司,挑战性强,发展空间和机遇都很大,在这样的公司自己更容易得到重视。我觉得与其现在一毕业就拿2000元工资混日子,还不如到小公司去拼搏一下。”
和朱仁不谋而合,林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的一名同学也放弃了家乡的一份稳定职业,转道去上海找了份待遇低,但机会多的工作。
“我们还年轻,最重要的是学习和竞争的机会。我们刚刚出学校,找工作关键是看有没有挑战的机会。”据了解,该校大部分同学在关心“钱”途的同时,更关心前途。“我们现在有的是专业理论,没有实践经验,所以我们需要积累。我现在在一家小公司,月薪只有1000元,但是有很多积累经验、学习的机会。”该校计算机专业的一名学生这样认为。
该校室内设计专业的一名学生虽然找到了一份年薪3万多元的工作,这在他们班已经是非常好的了,但他最终却选择了自己创业,和同学合伙开了个家装公司,自己做老板。
给自己一次机会。大学生们普遍这样认为,自己更需要的是发展的空间,只要有机会、有空间,自己有能力,丑小鸭迟早会变成天鹅的。 《钱江晚报》:20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