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投稿

媒体农林

  • 校内半岛网页版,半岛(中国)官方热线:9291819

首页 - 媒体农林 - 正文
《中国教育报》:浙江农林水利人才就业:形势好还需定位准
【发布日期: 2005-01-19】 【来源: 】 【作者:】 【编辑:None】 【点击量:

日前,在浙江林学院举行的浙江省农林水利类就业招聘会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二工程局、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五芳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30多家单位提供了1400多个岗位,吸引了来自浙江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林学院等十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毕业生前来应聘。其中涉林单位91个,涉农岗位达到39.56%,园林规划、旅游管理、家具设计等林学院特色专业供需比达到1∶3。据统计,招聘会当天累计有786名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签约意向。
  定位准不准,很重要
  虽然竞争激烈,但只要愿意下基层,找工作依然十分轻松。在招聘会上,笔者发现许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定位更加准确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不再好高骛远,相当多的毕业生开始把目光投向基层。在招聘会上,主动选择到基层的毕业生基本上都能顺利找到就业的机会。但是依然有许多学生把目标定在大城市,不愿意到基层,仍抱着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乡下一幢房的思想,他们的机会相比之下少得多。
  浙江林学院的小朱在招聘会上当场和一家小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他说: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了,像我们这样的农林类毕业生,只有肯吃苦,动手能力强,才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挑三拣四,也许我们一毕业就失业了。到基层去锻炼一下也是很好的,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大多是从基层干起的,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了基层干部、技术骨干。
  所谓的农林类毕业生就业难,有客观原因,也有人为因素。今天的招聘会上,林产加工、园林绿化等涉林岗位很多,说明社会对农林类的需求很大,只要自己定位准确,找个工作还是很容易的。浙江林学院副院长张立钦说,我国现有农业科技人员47.7万人,每万名农业人员中仅有5名科技人员,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农业生产第一线急需科技人才。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林业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尤其是现在,浙江省正在进行生态省建设,就业的大环境很好,应该说农林水利毕业生到基层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简历美不美,没关系
  来到招聘会现场的毕业生中,很多人带着漂亮的简历,但有些学生的简历非常简单,但却带来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颇合用人单位的心意。许多学生就是凭手中的作品,获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
  浙江林学院园林学院的周鹏飞告诉笔者,为了制作简历,他花了300多元钱,他们班还有学生花钱更多,1000多元的求职材料也不稀罕。如果能因此而找个好工作,还是值得的,现在不投资,还要等到什么时候?那些花巨资制作简历的毕业生普遍这么认为。
  相比较而言,曾岭岭就潇洒多了。他到招聘会现场没有带简历。他看中了杭州的一家农业设施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和这个单位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聊了不到一刻钟,公司对他就表示了好感,并表示如果他愿意,马上就可以签约。最重要的还是实力,完全没有必要制作复杂的简历。该公司招聘人员说。
  相比较而言,拿着作品来的毕业生占有优势,他们中很多人的作品一摊开就吸引了用人单位的注意,经过交谈就达成了意向。
  宁波某景区开发公司老总说:简历虽然有一定作用,但我们并不完全信任。我们采取现场完成笔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像设计之类专业,现场测试一下就知道水平如何。简历做得再漂亮也没有用,课堂成绩好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的人才。
  人品、技能重于文凭
  毕业生除了询问薪酬外,对有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了解得相当仔细。浦江宇新工艺品有限公司这次来招聘两名员工,却吸引了70多人,很多毕业生看中的是公司半年的培训机会。待遇不是最重要的,主要看单位在日后的工作中能提供哪些培训和深造机会,这才是关键的。来自南京林业大学的小张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而在用人单位眼里,人品最重要,专业技能居第二位,文凭的份量最轻。英语好的毕业生十分受宠,在招聘会上,笔者遇到一名大四的女生,英语六级,有中级口译证书,应聘国际贸易方面的职位。应聘单位认为虽然她的专业不对口,但她的英语水平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所以对她非常满意。

《中国教育报》2005.1.19

COPYRIGHT©2011浙江农林大学 WWW.ZAFU.EDU.CN 学校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武肃街666号 邮编:311300 电话:0571-63732700
 浙ICP备11046845号-1 浙公网安备330185020011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