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杨东海同志是我校林学七六届毕业生,生前任兰溪市农经委副主任。1994年10月22日,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岗位上,浙江省委追授他为“党的好干部”,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杨东海学习。
在杨东海逝世10周年纪念日,兰溪市举行了隆重纪念活动,追思东海事迹,学习“东海精神”,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像杨东海那样“一心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10月23日《浙江日报》一版为此作了详细报道。
兰溪纪念杨东海逝世10周年
学习“东海精神” 矢志执政为民

本报兰溪10月22日电 (记者 胡振 徐宪忠)今天,是“党的好干部”杨东海逝世10周年的纪念日。兰溪市举行隆重纪念活动,追思东海事迹,学习“东海精神”,号召全市党员干部像杨东海那样“一心为民”,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杨东海生前是兰溪市农经委副主任,1994年10月22日,因劳累过度猝死在工作案头。省委追授他为“党的好干部”,并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杨东海学习。杨东海病逝后,他挂职过的陈家井村村民悲痛万分,再三要求将他的骨灰安放到村里。昨天一早,陈家井村73岁的村民翁启光就来到杨东海的墓地,扫了一遍又一遍。5年来,他一直守护着杨东海的墓地。
10年来,每逢清明、冬至和正月,四面八方前来祭奠杨东海的人络绎不绝。今天,300多名干部群众又来为杨东海扫墓,人群中有黄店镇的党委书记邵茂良。他踏着东海足迹,坚持夜谈、夜访、夜帮,想方设法帮助百姓修通村公路,创办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农业科技,改变了山区的落后面貌,被省委授予“为民好书记”的称号。今天,他格外激动,告诉记者:“10年过去了,但‘东海精神’对我们农村干部仍然有着强烈的激励作用。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杨东海的亲民、爱民、富民的思想和实践,是我们乡镇干部不竭的精神源泉。”
今天,许多党员干部还在当年杨东海引导村民营造的杨梅山上,挥锄种下了500多棵杨梅苗,营造“东海林”。10年前,陈家井村在杨东海带领下种下200多亩杨梅,而今已经发展到1000多亩,每户村民由此每年增加几千甚至数万元收入。
10年来,兰溪市紧紧抓住学习“东海精神”的主题,从机关作风整顿、“三讲”教育、农村“三个代表”学教活动到机关效能建设,在连续七项全市性工作中始终贯穿学习“东海精神”的红线,步步推进,常学常新。市委书记卢子跃说:“回顾10年来坚持不懈开展向杨东海学习活动的历程,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澎湃的激情和感动的热泪,更多的是深刻的思考和启迪。‘东海精神’体现了加强党在基层执政能力的生动实践,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激励我们开拓进取、不断前进。”
曾是杨东海事迹报告团成员的姜玉芳,如今已是市统计局局长,见证了兰溪学习杨东海的进程。今天,她又一次来到陈家井村,激动地说:“我参与了杨东海事迹的宣传,他的精神让我终身受益。杨东海挂职两年,却选择了5年结果的杨梅来种植,这告诉我们‘为官’不能急功近利,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做工作要有‘当年种果、后人尝甜’的精神。” 《浙江日报》04.10.23头版
难忘杨东海
10年前的10月22日,兰溪市农经委原副主任杨东海因长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病逝于工作案头,年仅46岁。他的去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他挂职扶贫过的陈家井村,村民们悲痛万分,一再恳求,把他的骨灰安葬在村旁的团石山上。1995年7月,省委追授杨东海为“党的好干部”,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向杨东海同志学习。
10年来,当地干部群众仍然是那样深情地怀念他,总是不忘祭奠他,长久地传颂他的感人故事,不断推进向这位“党的好干部”学习的活动。在杨东海逝世十周年的日子里,兰溪市委又隆重举行纪念大会,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崇敬的心情追思“东海精神”,表明杨东海的事迹和精神实实在在,经过了历史的检验,为群众所公认,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淡化,却是年年感动岁岁情。
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今天,追忆、学习杨东海,是十分有意义的。
杨东海同志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干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10年后的今天,重温杨东海的事迹,依然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铭记在心,总有一种传承让我们无限感奋,而且,总能在我们的身边发现杨东海的精神在闪烁,总会感觉到杨东海朝我们走来——
从基层干部上山下乡,热忱服务“三农”的忙碌身影中,我们分明看到杨东海回来了。杨东海就是这样时时关心农民的疾苦,他每年至少有一半时间深入乡村,爬遍了兰溪的高山,为农民办事总是先实地察看,摸清实情;解决问题总是先查明根源,再提出对策措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坚持工作,为兰溪农村经济的发展筹谋划策。
从我省三万八千名驻村指导员活跃在千家万户的风采中,我们分明看到杨东海又回来了。杨东海就是这样扎根乡村,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他下村挂职两年,不辞辛劳,访农户,爬山头,下田畈,理思路,定规划,带领群众大力发展经济,为陈家井村农民办了许多的实事、好事。
从抗灾抢险一线暴风骤雨的英雄群像中,我们分明看到杨东海正和大家干在一起。杨东海就是这样为人民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把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他得知自己身患重病,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但一再推迟手术治疗,提前出院,长期带病坚持工作,没有请过一天病假,而在抗洪救灾的危急关头,他依然连续四天三夜带领群众在一线奋勇抗灾……
人们更欣喜地看到,在学习和宣传杨东海的事迹之后,我省又涌现出陈金水、马健、范匡夫、毛泽平、张家明、张祖安等优秀党员干部。虽然职位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与杨东海一样,始终把个人从政和执政党的神圣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于今看来,他们的崇高精神和动人事迹,模范地回答了“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的历史课题,用实践诠释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我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人间正道是沧桑”。从“东海十年祭”中,人们可以真切地感悟到,唯有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精神,才是永存的;唯有人民群众真心树立的丰碑,才是永恒的。因此,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杨东海!
《浙江日报》04.10.25 二版